四发波音747素来享有“空中女王”的美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波音还曾提议研制一款三发缩短型747。

波音747是波音公司最成功的机型之一。2019年是波音747首飞50周年,自那以后,波音推出了几款迭代产品。

波音正在生产的747系列飞机为747-8和747-8F货机。

波音747-8还是世界上最长的客机,比空客A340-600长1.5米。2018年曾有媒体报道称,波音正为美国政府研制两架新的空军一号747,预计于2024年交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波音公司考虑推出747三发改型,3个发动机分别位于两侧机翼和尾部,该机型与波音的727窄体客机相似,但比它要大得多。

波音三发747作为四发747的缩短型,其设计的目的是与洛克希德L1011和麦道DC-10这种宽体三发客机竞争。

与竞争机型相比,三发747在载客量、商载和航程上有较大优势。

然而,由于两个关键因素,该提议最终未能落地。

首要因素是新飞机所需的工程要求。为了使这架飞机结构完好,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机翼。这是因为当时的机翼是为单侧挂两个发动机而设计的。波音公司最终决定不研发新的机翼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飞行员培训要求是项目失败的另一因素。据飞行员透露,波音想设计一款与747基本型几乎相同的产品,但却希望通过最少的飞行员转机型训练来保持747现有操纵特性。

事实证明,波音很难实现在双侧机翼各安装一个发动机,尾部安装一个发动机。

但波音并没有完全放弃747三发改型。虽然不再研发三发747,但却在传统四发747的基础上制造了一款缩短型改型——747SP,其中“SP”是特殊性能(Special Performance)的缩写。

该机型于1976年交付泛美航空投入运营。波音总共生产了45架747SP。

NASA将一架747SP进行了改装,并命名为索菲亚(SOFIA),意为“平流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科学家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打开飞机背部的舱门,利用飞机自身携带的飞行望远镜进行观测,并一直使用至今。

这架飞机生产于1977年,目前注册号为N747NA,在1997年被NASA接收前曾在泛美航空和美联航服役。

波音747的三发喷气客机最终在与洛克希德L1011和麦道DC10的竞争中以失败告终。

然而,在20世纪末,麦道推出了第二代三发喷气式飞机——MD-11。

MD-11于1990年12月在芬兰航空公司开始商业运营,欲与波音777和空客A340展开竞争。它的基本构型与DC-10类似,但发动机进行了升级。与DC-10相比,MD-11的机身更长、机翼更宽。

然而,麦道只生产了200架该机型,仍有多个订单没有完成。该机型目前只在货运航空公司服役。

目睹了MD-11作为客机的命运后,波音没有继续推进三发747项目,可以说是躲过了一劫。尽管如此,如果三发747成功推出,它无疑会在世界各地的天空中留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莉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