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订单大概半年内都画不完了。”昨天,“陋室画家”位光明接到了第309个油画订单后表示,短期内不再接新订单了。
过去的18年,位光明蜗居在绍兴城郊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白天蹬着三轮车收废品,夜晚化身油画师,寄梦于绘画世界。
6月22日,杭州日报“发现都市圈”融媒体栏目报道了位光明的奋斗故事后,引起了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热烈的反响。
梦想终于照亮现实。如今,位光明不仅在绍兴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还在当地政府的邀请下开办了“光明讲堂”,为当地的孩子们辅导绘画、分享励志故事,和更多人一起走向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生活。
理性看待走红:“我不想当网红,我也不会改变我自己”
“心里有一种坚定的爱好,就没有那么空虚。”虽然,物质并不富裕,但位光明从不觉得寂寞。他画画的目的也很纯粹,羁旅漂泊中寻找精神慰藉,至于借此改变人生轨迹,他坦言“从没想过”。
“法国画家米勒多苦啊!他27年没有任何收入,但一直坚持绘画,他从没预想过参加画展会获得成功,只是心中有一种坚定的爱好。”7月9日上午,在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光明讲堂”,位光明以法国画家米勒的故事为例,讲出了自己的感悟。
媒体报道后的半个多月里,位光明说,他一直像“生活在梦里”。“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常有人找我合影;去加油站加油,加油站的小姑娘也找我合影。”不仅如此,各种邀约也不断飞来。“有想请我去上课,讲我个人经历的;也有让我去教画画的;还有不少电话打来订画的。”
“位光明,估计你在这里住不久了吧?你都出名了,住这样的房子太差了。”
“还收什么破烂,你专心画画好了!”
出名后,来位光明租住处“参观”的邻居也越来越多了。还有经纪公司打来电话,希望把他包装成网红。老家的亲戚朋友也劝他,要利用好“热度”,好好营销自己。
位光明全都拒绝了。“我不想当网红,我也不会改变我自己,该干啥干啥。收废品是我在绍兴第一份时间很自由又很稳定的工作。虽然现在画画收入也不错,但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才保险,除非有更合适的稳定的收入,我才考虑换工作。”
还能火多久?他不知道,也不在意。渐渐淡出公众视线,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关键是弄清楚自己以后发展的路”。
在浙江18年得到诸多帮助:“我不想离开绍兴,这里的人对我很好”
位光明,安徽灵璧县人,今年48岁。17岁高中辍学后,位光明辗转于上海、辽宁、广东等地打工,差不多一直在干体力活:搬砖、挑水泥、卸煤……还睡过公园和马路。
2002年春天,位光明来到了绍兴。这一待,就是18年。“这里治安很好,文化氛围也很好,绍兴文理学院还有画展。”
“现在还有人邀请我去别的地方工作,但是我不想离开绍兴,这里的人对我很好。”去年冬天,因为疫情,位光明一人留守在绍兴过年,“我是湖北女婿,当时哪也去不了,隔壁邻居每天都给我送青菜,还送鱼送肉,我心里特别感动。”
同样令位光明感激的还有帮他重拾绘画梦的塑料厂宋老板。
“宋老板把他厂里所有废品的回收都交给了我,这样,我就不用挨家挨户上门收废品,有了看书和画画的时间。”同时,也正是宋老板五年前给了位光明第一个油画订单。
“宋老板提前支付了三百元的画钱给我,不画不行了。”位光明陆续从书店买来了两百多本绘画教程、名家画册,还有艺术史的书,开始自学油画知识。
为了省钱买画材,位光明把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十几块钱内。“宋老板给了我很多帮助,晚上常常让我去厂里蹭工作餐,让我免费吃了好几年。”这五年,位光明白天收废品,晚上回到出租屋洗漱完就准时画画。“一般画到11点,有时也会画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
去年,位光明开始尝试线上卖画。“不能接多,不然画出来的质量不好。除去画笔和颜料的成本,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单子多的话,比收废品还要挣钱。”
在浙江的第18个年头,位光明靠着收废品和卖画每月收入超过了1万元,在老家买了新房。
当地政府提供工作室和展厅:褒奖他怀抱梦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艺术其实就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不管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让生活变得更有质量。”位光明的生活确实因为绘画陡然转变了。
看到位光明的故事后,绍兴越城区鉴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杨军和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两次登门邀请位光明开设工作室。“引进各种工作室,通过文化赋能、艺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正是村里考虑的发展之路。”罗国海说,他们请来位光明并非是找“网红”蹭热度,而是因为位光明出身农民,坚持艺术创作,这种气质与他们想要打造的村庄气质相吻合。
不久前,“云松·位光明油画工作室”正式在坡塘村云松自然村成立。工作室约70平方米,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分上下两层,还附带一个小院落。
“别把最落魄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一定要靠自己奋斗。”位光明半倚在正在装修的工作室二楼窗前若有所思。窗外远山苍翠,盛夏蝉鸣,这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和位光明一样,坡塘村其实也是个“网红村”。“画室这里算是我们村最好的地段,非常适合创作。”罗国海介绍,等工作室装修完毕,位光明将在这里写生、创作,“他入驻村里,他的故事也能激励当地的村民和外来务工者,引领更多人向他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是共赢。”
除了鉴湖街道,在得知有这么一位“陋室画家”后,正在创建3A级景区的斗门街道也向位光明抛出橄榄枝,打算在斗门老街帮他设立一个展厅。
“他这种在艰苦环境中依然怀抱梦想、不懈努力的精神,能感染更多外来务工者。接下去,我们还打算请他当我们街道的‘外来务工者代言人’。”斗门街道党工委委员张羽表示。(记 者 徐潇青 郑超 通讯员 潘金洁琼)